首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六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字体:16+-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张宗麟(1899—1976年),浙江绍兴人。1921年秋,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科,师从陶行知、陈鹤琴等著名教育家。1925年毕业后,协助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第一个男性幼儿教师。1927年,至晓庄协助陶行知培养乡村教师,先后兼任晓庄第二院(幼稚师范)指导员、晓庄教导主任。1931年,他到福建集美幼稚师范任教员,次年兼任集美乡村师范校长。后历任桂林师专教师、重庆教育学院教务长、湖北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等职。1937年,张宗麟以国难教育社代表的身份参加宋庆龄等人发起的营救“七君子”活动,为国难教育社主编抗战课本。

1942年,张宗麟前往新四军淮南根据地,任江淮大学秘书长。1943年8月,他来到延安。在边区,张宗麟曾任延安大学教育系副主任、北方大学文教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教研室主任。北京解放后,张宗麟任北京军管会教育接管部副部长,后任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等教育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司长等职。1976年在上海逝世。张宗麟有关学前教育的主要著作已收入《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

二、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张宗麟在《幼稚教育概论》中指出:“各种儿童教育之发达,以幼稚教育为最迟,各种教育之收效,以幼稚教育为最难;髫龄稚子,能力薄弱,充其量而为之,不足当成人之一睐;于是社会上对于各种教育之轻视,亦以幼稚教育为最甚。然而静心默思,幼稚教育之重要,实为惊人”。[62]他认为,幼稚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是由儿童对人生、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决定的。幼稚儿童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在生理上,此时期儿童最易蹈危险,正如初放之芽,最易被虫蚀;在心理上则所有影响最深,几乎一生不消”。因此,如果没有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将影响其一生。幼稚教育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表现在,无论是为国效劳之壮年国民或为国家败类之壮年国民,“问如此效果发源何处?莫不如童年时造成之”。他指出:“据人口调查,儿童自三岁至六岁死亡率最大……倘能有良好之保护与教育,使婴儿皆长为成人,更能各现其个性,则国家社会之进步,必速于今日”。同时,他又指出,“吾人爱国热忱,发于理智者少,而发于情感者多。然而永久的情感,非一时所能造成,必日浸月渐,然后根深蒂固,虔心不改。吾人倘以国民为必须爱国者,必须为社会服务者,则其教育当自最初级之教育开始,此教育为何?即幼稚教育也”。由此可见,不论从儿童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社会利益的角度,他都认为幼稚教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