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德国学前教育
(一)保育所和托儿学校
19世纪初,德国处于封建割据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此时在英国掀起的为工人阶级儿童开办的幼儿学校运动,对德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德国早期的学前教育设施中,被称为“巴乌利美设施”的“保育所”最具代表性。
1.保育所的出现
巴乌利美(1769—1820年)是德国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侯爵夫人,她从1799年就开始整顿救贫制度,为贫民开设医院、孤儿院、工人宿舍等大规模救济设施。1802年受法国帕斯特莱夫人在巴黎创办“育儿院”的启发,巴乌利美在多特蒙德设立了“保育所”,作为其救济设施的一部分。“巴乌利美保育所”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农业劳动的贫苦妇女及其子女,为母亲从事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幼儿提供保育服务。因此,保育所是一种农忙时开办的季节性托儿机构,保育时间较长。保育所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婴幼儿生命和健康,有专门的保育人员为儿童梳洗,儿童饮食营养丰富,自由户外游戏也受到鼓励。教育虽处于从属地位,但保育所还是为儿童开设了语言课程,有关礼仪、勤劳等社会道德的训育课程和有关生活规律的教养课程。“巴乌利美保育所”是巴乌利美出于女性自觉的人道主义而建立的,它作为德国最早的幼儿保护和教育设施,堪称德国学前教育设施史上光辉的第一页。到19世纪中期,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面貌变化,使得农忙期托儿所大量产生。
2.托儿学校产生
1819年8月,学前教育家、《柏林工农周刊杂志》编辑瓦德切克(Friedrich Wozzeck,1762—1823年)设立了柏林最早的“托儿学校”。托儿学校以城市劳动阶级子女为对象,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充分营养、细心照料、良好管理和整洁环境。最初,托儿学校收容了12名9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但出于更多家庭的迫切需要,托儿学校迅速扩大和发展。招生年龄扩大到13岁,并开始实行夜间保育。托儿学校的性质也由单纯的托儿所,转变成大规模的贫民教育设施。1821年,普鲁士国王把这种设施命名为“瓦德切克”设施,由年长儿童学校、托儿学校和保姆养成学校构成。托儿学校与以前的保育所不同,是常设性托儿所,但由于它没有作为一所纯粹的学前教育机构发展下去,最后与普通孤儿院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