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二节 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

字体:16+-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派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其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年),其后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康德和美国哲学家杜威等。而将建构主义哲学思想真正引入心理学领域、推动建构主义心理学派形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儿童学习与发展领域的,首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年)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年)。20世纪20年代,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提出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在人际互动中发展的。之后,他进一步指出高级心理机能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来的,为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皮亚杰在其1936年出版的《儿童智慧的起源》一书中首次提出“内化与外化的双向建构”的思想,并在其1937年出版的《儿童对现实的构造》一书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和系统的阐述,由此奠定了皮亚杰个体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2]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将人类带进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改变旧的知识概念。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促进了建构主义心理学派学习理论的不断繁荣。

一般认为,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建构主义学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两种划分方法,一是美国佐治亚大学教育学院提出的“六范式论”,二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福克(A.E.Woolfolk,2001)提出的“三阵营论”。“六范式论”强调的是存在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范式,即: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控制论系统观。[3]“三阵营论”则把建构主义观点分为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皮亚杰为代表的个体建构主义、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以及社会学建构主义三个阵营。[4]本节主要介绍“三阵营论”中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个体建构主义和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学前教育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