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高中作为实施综合化中等教育的场所,要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的高度综合统一,首先就表现在课程设置的综合化上。在现实操作中,综合高中教育的课程体系多是“拼盘式”的简单叠加,即综合高中教育=升学预备教育+就业预备教育,相应地设置两类课程,两类课程缺乏有效整合,学生要学习的课程门类增多,学业负担重,学习成效差。职业高中的优势特色不明显,导致综合高中的学生在文化素养上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又不及职业高中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到2009年,经济发达地区的由职业高中演变而成的综合高中,基本上处于全面停办或锐减状态。
我国综合高中所采用的常见的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6]。
第一种,“直接分流”模式,即普高班与职高班从高一开始分流,虽是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但相当于一校两制,两类学生和两类课程基本没有交叉融合。
第二种,“2+1”模式,即前两年以实施普通高中教育为主,适当增开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课程,按普通高中计划授完高中课程后参加全省高中会考,待高二会考结束后实行两类教育的分流。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按普高、职高的培养目标及其相应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是我国综合高中的主要模式。
第三种,“1+2”模式,即在高中入学后第一年按普通高中培养方案进行,并适当进行职业思想的指引,待到高二根据学生的需要与意愿分流,分别实施对口高考授课与职业教育。
第四种,“普职分段相加”模式,其中有“2+2”“3+1”“2.5+1.5”“2.5+0.5+1.0”“2.5+2”等多种形式,学生高中会考合格后,进行一定年限的职业技术教育,获得相应的证书与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