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序言

字体:16+-

方维规 我早就拜读过兴涛所写的关于中文“她”字的文章。两年前,他告诉我还在悉心研究这个字的历史,并准备拓展成书的时候,我虽未拍案,却已连连叫绝。凭直觉和预感,或由于本人的学术兴趣,我觉得这样的研究一定比那些言不及义的“后殖民”、“后现代”宏论有意思得多。每当见到一些赶时髦的、半生不熟的著述,我总会思忖: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学问呢?《“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便是扎实研究的成果。

肯定会有人认为,为“她”字写史,未免小题大做。我不会与其争辩,只想说我与兴涛同感:这不是小题。“她”字所折射出的文化史内蕴,实在太丰富了。当然,我这里说的不只是“小中见大”的问题。对此,本书已有许多精彩论述,因而毋庸赘言。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她”涉及人类的一半(“半边天”),“她”同“你”“我”休戚相关,人的悲欢离合也多半与“她”有关——“她”能不重要吗?没有“她”,文学艺术黯然失色;没有“她”,情歌恋曲难以谱写……显然,我在这里用“她”这个代词泛指女性,而中文中代表女性的“她”字是90多年前才诞生的,用本书作者的话说:“作为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她’字(不只是看外形,而是就形义的统一体而言),乃为刘半农所创造和发明。”对“她”字没有研究的我,也会很自然地想起刘半农的那首名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尽管这并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 “她”字首次入诗。

“她”字的创制以及关于“她”字“造型”的极为热闹的争论,让我想到西方早就有的一种观点,即中文的汉字结构不太适用于抽象思维,更有利于直观的形象思维。换句话说,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表意文字的汉字,其含义多半已见之于文字符号。表意文字本身往往就可以理解。它的读音也许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或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发音,但是就像阿拉伯数字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读音一样,其含义很多时候却是“一目了然”的。正是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在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具有显著地位(汉字书法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早期研究中国思想和语言的西方学者已经热衷于这类话题,并以此分析所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他们当时面对的还是文言文和古代汉语,其语言比较的结论是:西方的逻辑思维主要借助句法上的组合,而表意文字使中国人推崇类比思维。中国古代哲人不擅长从抽象概念出发来进行演绎,而是喜欢用具体事例说明问题;他们不喜思辨,而以比照见长。此乃具体的、形象的思维。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