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以降,随着中西语言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不得不努力去创造一些新字(如有些化学元素),或者是改造一些传统汉字的用法,来适应中西语言词汇对应的需要。1878年,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时,就在传统“伊”字的女性专用限定方面,迈出了具有创造性的一步。
该书中不仅多次自觉地将“伊”与“他”在性别上加以区分使用,明确译he、him为“他”;译she、her为“伊”;译it 为“彼” ;译“his、her、its”为“他的、伊的、彼的”;而且在一些涉及she 和he字的具体语句的翻译时,也注意对两者加以区别,如“He is in the garden,but she is in school”被译为“他在园内,但伊在书馆”,等等[7]。从下面一段译文和笔者所拍制的两幅插图中,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译者的有关自觉:
“男人意思是(HE)他,乃是属阳类的;女人意思是(SHE)伊,乃属阴类的;小子意思是(HE)他,是属阳的;女子意思是(SHE)伊,是阴的。” [8]
图4 《文法初阶》从性别区分角度对待,明确翻译“she”、“he”和 “it”为“他”、“伊”、“彼”。 但他对动物阴阳区别汉字词的处理正好与人类颠倒。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笔误
这样,郭赞生就率先在汉语中,将本无性别区分功能的一些字词赋予性别区分意义。在他那里,“伊”字被大胆而明确地派给了女性,而“他”字则留给了男性。以后的历史证明,郭氏这样的处理不仅聪明睿智,而且富于想象力。
郭赞生何许人?笔者的了解不太多,只知道他又名郭罗贵,广州(羊城)人氏,1875年曾署名校阅谭达轩编辑出版的《英汉字典》,1899年出版过中英文对照的商业工具书《通商须知》。《通商须知》的一个“跋”中曾这样介绍他:“郭君赞生者,学究中西,笔参造化,肄业于英书院者有年,授职于粤海关者有年。”[9]从其编校的英文书来看,郭氏的确有相当程度的英文水准。《文法初阶》的英文底本(English School Grammar )乃是专为英国儿童初习英文准备的启蒙读物,郭赞生将它翻译过来,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采用较为严格的英汉对照的办法,十分注意基本语法概念和术语的一一对应翻译,而不轻易让那些难以转换的字词被模糊消解和含混放过,这也是他能够创造性地对译“he 、she 、it”的原因。在这本译著中,郭赞生还较多尝试了从左到右的横排书写,并在中国人中率先使用了西式标点符号,这较之学界通常认定的所谓1904年严复那本《英文汉诂》的“最早尝试”说,要早了36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