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二、钱玄同、周作人关于“she”字译法的初步讨论

字体:16+-

图9 最早参与磋商“她”字问题的语言学家钱玄同

三是照他们平日的看法,“中国字不够就拿别国的字来补;不必别造新字,老实就写一个she字”。可这样一来,本来包括阴阳中三性的“他”字,其中阴性被分出来后,意义变狭,而剩下的阳性和中性都用一个“他”字,刘半农觉得“也不太好”,因此又进一步主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英文中的he,she,it 三字全都搬到汉语中来作罢,同英语相比,甚至用世界语中的li,si,gi,可能还要更为合适些。

面对钱玄同1919年2月8日来函的质询,周作人5天后给予了回复。他首先详细解释了自己此前采用“他女”的真实想法。原来,他本人要造这样一个“从女,从他,他亦声”的怪字,乃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面要求翻译上的适用,一面又要顾印刷局的便利,一面又教中国人念着‘他’字,心里想着‘女’字,合成一个第三身的女性人称代名词,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他说明“他女”两字不妨读一个“他”字音,“女”字在此则姑且只视作一个不发音的符号。同时,他还明确表示,对于这一发明其实自己也不太满意,主要原因“便只在他是眼的文字,不是耳的文字,倘若读音而不看字,便不能了解,实是缺点。至于字形上的不三不四,尚在其次”。

接着,在评断钱玄同前面所提出的三种假定办法的时候,周作人又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自己的做法,承认“他女”这个法子“不能适用”,“非但有些不词,实际上背了代名词的本意了”。他指出,在中国旧书中也有“生如何如何”、“女如何如何”的说法,但这里的“生”或“女”都是用作名词,不能作代名词用,“倘若名词可以兼代名词用,我们要代名词何用呢”?由此推论,他还“想起日本的‘彼女’,也不甚妥当”。实际上,这也等于否认了前面所提到的胡适曾采取的那种办法。应当说,在这个问题上,周作人的确又将有关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