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四、余波

字体:16+-

或可以说,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人物的社会分野与其思想观念并不完全成比例:社会分类上的旧派中人有颇具新意识者,而新派中人也有不少旧观念;两派以及各派之中不同人物的思想、心态与社会行为均可见明显的相互参伍及错位。且这一现象的纵横范围尚不仅限于戊戌时期的湖南,大致为此后中国一个相当普遍的共相。从19世纪后期开始,新旧之争成为近代中国一个持续的现象,但新与旧的区分标准以及不同时期的新旧社会分野却随时而变。

民国代清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戊戌时湖南的新旧分野即渐失意义。民国的新旧已另有区分的标准,而前此新旧角色又有所转换。当年变法时鼓吹开议会的梁启超,到民初乃助当局解散国会。对梁这一反复作为,戊戌时湘抚陈宝箴的后人陈寅恪颇不满,特别指出梁本在戊戌时主张开议会,“自戊戌政变后十余年,而中国始开国会,其纷乱妄谬,为天下指笑。新会所尝目睹,亦助当政者发令而解散之矣”。[93]

而中国的实际政治也在变化。1913年湖南都督汤芗铭与叶德辉起争执而逮捕叶,时任总理的熊希龄明电申救,而梁启超也为叶“致书芗铭兄化龙(时任众议院议长),恳切责问”。[94]据说这一事件最后导致在各省设置文职的巡按使,部分实施军民分治。则在实际政治中,文武之争渐有取代原来的新旧竞争之势。在此新兴的文武之争中,戊戌时与叶德辉对立特甚的熊、梁两人,却已与叶站在同一条阵线之上。前后十五年间,时代的变化不可谓不巨大。

大约又十五年后,新旧更有新的区分。熊、梁、叶又发现他们都已不同程度地落伍,大致偏向于前此对立的北洋军阀,而共同站在新兴的北伐军的对立面一边。叶德辉在戊戌当年谈到湖南特别受粤人康有为的“流毒”时说:“湘人尚志节,粤人尚忠义;地本接壤,风气多同;唇齿之依,当在异日,而断非一二浮薄少年所能联属,此可据理以断者。”[95]到北伐时,叶的预言部分实现,广东和湖南共为北伐军重镇。然湘粤之联属,恰为叶氏更不齿的“一二浮薄少年”所为;叶本人也终不为其所容,死于北伐少年枪下。彼时反思,或者时务学堂之人尚属可以接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