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幕,第一场。海因里希,伊莎贝拉。背景:王室大厅。
海因里希:我是国王。
伊莎贝拉:我是太后。
海因里希:我能随心所欲。
伊莎贝拉:您不能、也不可随心所欲。
海因里希:谁想阻止我?
伊莎贝拉:我要禁止。
海因里希:我是国王。
伊莎贝拉:您是我的儿子。
海因里希:我尊您为母,那您就必须明白,您只是我的继母。我要拥有她。
伊莎贝拉:你不该拥有她。
海因里希:听着,我要拥有她:厄尼琳德。
——卡斯帕·斯蒂勒·菲力多:《厄尼琳德,或四次新娘》[1]
在哲学研究中,走极端是一种必然的倾向,它是创立概念时的常规所给定的,这对于描述巴洛克悲苦剧的起源来说有两层含义。首先,这种倾向提醒人们,在研究中要不带成见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审视。就数量并非过多的戏剧生产来说,此项研究的意旨不应是探寻作家流派、作品时代抑或是某一作品的不同层面,这些是文学史研究有理由进行的事情。毋宁说是这样一种假设全面引导着此项研究,即通过与之相应的概念,将看似散乱和分离之物作为一种综合体的各因素而让其互相联系。在这个意义上,该研究对一般作家的那些往往包含了最为光怪陆离之物的作品的重视不会逊色于其对伟大作家的作品的重视。体现一种形式是一回事,对这种形式进行突出表达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精英作家的事情,而后者则突出表现在二三流作家不遗余力的努力上。形式的生命与受它决定的作品生命并非同一,对形式的突出表达有时会与作品的完善成反比,而形式本身却恰恰会在低劣作品瘦削的躯体上——某种程度上有如这种作品的骷髅架——显现出来。其次,对极端的考察需要涉及巴洛克戏剧理论。理论家们论述其所作规定时表现出的死板单一是这种文学的一大迷人特征,而他们的规则是极端的,其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规则或多或少是制约性的。所以说这种戏剧的乖张古怪大部分要归结到其诗学观的影响上,就连其情节内容的那些少得有限的固定模式都要从理论条目来导出,作家们的案头手册于是便成了我们分析该作品时必不可缺的来源资料。如果这些手册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批判性,它们的产品对该研究就没有那么紧要了。回溯这些来源不仅是研究对象本身的要求,而且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在实际可操作层面上也应当如此。风格分类和美学判断方面的偏见对研究的阻碍一直持续到最近。巴洛克文学直到很晚才被发现而且发现过程晦暗不清,其原因在于,一种过于偷懒的历史分期方法乐于从过往时代的论文中提炼各历史时期的特征和起止日期。文学的“巴洛克”未在德意志任何地方有过显著表述,甚至造型艺术意义上的巴洛克也只是到了18世纪时才被提及,而清晰、洪亮、好斗的宣言并非那些一心以宫廷式格调为追求目标的文学家分内之事,因此,人们后来也不想给德意志文学史上的这一页标上特殊的题目。“非论战式的思想是标识整个巴洛克风格的决定性特征。每个人都尽可能长时间地做出一副跟随德高望重的老师或者权威脚步的样子,即使是按自己意愿行事的时候。”[2]对诗学争辩日益高涨的兴趣——它与罗马各绘画学院的类似热情同时出现时[3]——也无法掩盖这一事实。1561年出版的由尤里乌斯·凯撒·斯卡里格(Julius Caesar Scaliger)撰写的《诗学七书》中即以各种变体展现了这种诗学运动。复古主义的论说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格吕菲乌斯是无可争议的巨匠,德意志的索福克勒斯,排在其后的罗恩斯坦因作为德意志塞内卡在第二的位置;而只有在有一定保留的情况下,哈尔曼,德意志的埃斯库罗斯才能与他们等同起来。”[4]他们的戏剧中无疑存在着一些与这些诗学观的文艺复兴表象相一致的东西。它们在风格上的创新——这一点可以在这里事先指明——在细节上要比在整体上多得多。与此相关的,正如兰普里希特着重指出过的[5],实际上是一种情节的钝慢和尽管如此仍表现出来的质朴,这使人遥想起德意志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民戏剧。严格的风格批评本就不允许将整体看做任何与由细节决定的整体不同之物,依照这种批评,即使不算巴洛克式也是非文艺复兴的特征在各个方面——从语言、人物行为、直至舞台布置和素材选择上都显现了出来。由此得以澄清的,同时也是本文将要表明的是,对流传下来的诗学文本的强调使得巴洛克阐释成为可能,可以说,忠于而非颠覆这些诗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巴洛克的艺术意图。复古主义的意愿——这种意愿因为其狂野和肆无忌惮而超过了复古本身——几乎是让这种文学真正有文艺复兴之风的唯一特征,该文学认为自身直接面对着形式任务,它无法通过任何学院式训练胜任这种任务。抛开个别例子中的成就不谈,任何试图接近古代形式的努力都必然因为其强烈程度而走向高度巴洛克式的表征。文学研究忽视对这种努力的风格分析的原因,在于其对这一诗学时期过于夸张、语言败坏和学究气重的判断。当这种文学研究认为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指导学派是德意志文艺复兴文学一个必然的过渡阶段,并试图以此来缓和上述判断时,它就从一个偏见走向了另一个偏见。这两种偏见互为依存,因为认为17世纪德意志戏剧具有文艺复兴形式的命题是由理论家们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所支撑的。之前已经表明,这样的亚里士多德式定义麻痹了对这些戏剧所拥有的价值的思考。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在“文艺复兴式的悲剧”这个专有名词中,亚里士多德教条对巴洛克戏剧的影响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