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岌岌可危的/各个角落都以苦难来装饰的小屋/若谁想用理性的词尾来让它生辉/他说出来的无非是徒有形式的发音/他无法跨越已经奠定的真理界标/当他将世界称做一个普遍的店铺/一个死亡的关卡/在其中世人就是流通的商品/死亡就是优秀的商人/上帝是最可靠的账房/而坟墓则是上好封条的商行和库房。
——约翰·克利斯朵夫·曼灵:
《死亡的舞台或死尸的谈话》[1]
一百多年以来,艺术哲学都承受着一个篡位者的统治,这个篡位者是在浪漫主义的纷乱中夺权的。浪漫主义美学理论家力求对某种绝对之物进行光彩熠熠而且最终不受拘束的认识,这种追求经过最简化的艺术理论争辩让一种象征(Symbol)概念得以安身,这个概念与真正的象征除了名称相同之外再无其他共同点。因为后者属于神学范畴,它绝不会在关于美的哲学中散布那种充满感情色彩的朦胧光芒,而这微光自早期浪漫主义结束之后变得越来越密集。然而,恰恰是这种关于印象的欺诈性言说让人得以“从其深处”探究每个艺术形象,并且不恰当地助长了艺术科学研究的安逸自适。在这种对象征的庸俗用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概念以其仿佛具有绝对命令性质的姿态指向了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的结合,却被用以对以下这种无能状态进行哲学上的美化:因为缺乏辩证法训练而在形式分析时放走了内容,在内容美学上又无暇顾及形式。因为这种滥用总是发生在艺术品中某个“理念”的“显像”(Er-scheinung)被说成“象征”时。感性对象与超感官对象的统一是神学象征的悖论,它被扭曲成了显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将这样一种被曲解的象征概念引入美学,这是在新近的艺术批判中大行其道的一种浪漫化的、有损于生命的空虚挥霍。作为象征的构形,美应该直接进入神性中。道德世界无限内在于美中,这种内在性是浪漫主义者的“通神美学”发展出来的。但是其根源却是早已有之。显然的是,古典主义(Klassik)就倾向于对不仅仅在道德上完善的个人存在加以神化。而属于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是让这种完善的个人投入虽然无限但却走向救赎的神圣历程中。[2]但是一旦道德主体沉入了个人,那么就没有任何严肃论——即使是康德的严肃论——可以挽救它,并且保全它的阳刚外形。它的心灵就迷失在了美的灵魂中。如此得以完善的个人,美的个人,其行动范畴,哦不,其修养范畴就勾画出了“象征式”的范围。与之相比,巴洛克的神化是辩证的。它是在极端状态的逆转中实现的。在这一特立独行的辩证运动中,复古主义(Klassizismus)[3]那消除了矛盾的内心已经不起作用了,因为巴洛克的现行难题即宗教政治难题涉及的远不是个人及其道德,而是人们的教会集团。——与复古主义的世俗化象征概念同时形成的是其对立面即思辨性概念,这就是寄喻(Allegorie)[4]。虽然当时没有形成寄喻本身的一套理论,之前也没有过这样的理论,但是将寄喻这个新概念描述为思辨性的却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一概念实际上被设定为阴暗的背景,从而衬托出光明中的象征世界。寄喻正如许多其他表达形式一样,并不因其“古旧”而失去意义。毋宁说在这里依然有着早期意义与晚期意义之间的对立,这对立无涉于概念,深入而激烈,所以更加倾向于在静默中获得决断。在1800年左右,这种象征化思维方式对原创的寄喻这一表达方式感到如此陌生,以至于单个为探明寄喻而进行的理论探讨是毫无价值的——这尤其说明了两者对立程度之深。歌德下述零散的话可以看做对寄喻的一种否定式重建:“诗人是为了普遍而寻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看到普遍,这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会产生寄喻,在寄喻中特殊者只被用做普遍的范例;后者才真正是诗歌的本性:它说出的是一个特殊物,却没有想着普遍或者指涉普遍。而谁如果活生生地理解这特殊物,他就同时获得了普遍,却对此毫无察觉,或者要迟一点才察觉到。”[5]这是歌德被席勒的一封信所触及而就寄喻发表的看法。他不觉得寄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对象。后来叔本华也有过所见略同而更加详细的表述:“如果所有艺术的目的都是为了传达自己所理解的理念……更进一步,如果在艺术中从概念出发是要予以谴责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允许人们刻意而且坦率地将艺术品确定为对某个概念的表达:而这正是寄喻所为……所以,如果一幅寄喻式画作也有艺术价值的话,那么这个价值就与其作为寄喻所达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而且毫不相关:如此一件艺术品同时服务于两个目的,也即表达一个概念和表达一个理念:只有后者才能作为艺术的目的;另一个是一个陌生的目的,这就是让一幅画如象形文字一样同时也执行碑文的功能而获取游戏的愉悦……虽然一幅寄喻式画作正是因为这种特性而能够对心灵造成生动的印象,但是某个碑文同样可以造成这种印象。比如说当对荣誉的渴望始终牢固地深埋在某个人的心中……而这个人来到了戴着桂冠的荣誉天才面前,这时他的整个心灵都会由此而激动,他会唤醒自己身上行动的力量。但是当他突然在墙上看到大而清楚的‘荣誉’这个词时,他也会有这样的反应。”[6]不论后一个评论是多么逼近寄喻的本质,其表述在区别“表达一个概念和表达一个理念”时恰恰符合现代对寄喻和象征的不可靠言说——虽然叔本华自己对象征概念有不一样的态度——这样的表述所具有的逻辑化基本特征使该评论无法脱离窠臼,依然还是简短粗暴地处理了寄喻这一表达方式。这些论述直到现在都具有决定性影响。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家兼非同一般的理论家如叶芝也仍然持有如此假设,即寄喻是一个描述性图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俗成关系。[7]而对于记录较新的寄喻式直观方式的原始文献,即巴洛克时代的文学和制图中的徽章作品,评论者们往往只有一点模糊的了解。在18世纪的那些后出生而广为留传的后继者那里,寄喻精神表达得如此微弱,以至于只有阅读了更原初作品的读者才会感受到寄喻式直觉那不曾受损的力量。然而在那些作品前又隔着横加评判的复古主义偏见。一言以蔽之,这是将寄喻这种表达形式谴责为一种单纯的描述方式。寄喻——在下文中会加以证明——不是用于游戏的画像技艺,而是表达,是和语言一样、和文字一样的表达。在寄喻这里同样有过决定性尝试(experimentum crucis)。而文字恰恰第一个显现为俗成的符号系统。叔本华并非唯一一个指出寄喻与文字没有本质区别而将寄喻排挤掉的。研究巴洛克的语文学与每一个重大对象之间的关系都与这样的反对意见相连。在哲学上为该语文学奠定基础——即使看起来非常费劲,范围过广——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这语文学的中心则是对寄喻的讨论,讨论的前期形式无疑出现在赫尔伯特·许萨尔茨(Herbert Cysarz)的《德意志巴洛克文学》中。然而,也许是因为他将古典主义看做巴洛克文学的圆满而让前者具有优先权,从而妨害了他的本质识见,尤其是他对寄喻的深入探究;也许是因为他对寄喻的固执偏见让复古主义顺理成章地作为真正的祖辈而占据了前端地位——他的新认识,即寄喻是“巴洛克盛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风格原则”[8]在以下尝试中失去了价值,这尝试是想顺带地让这一概念的表述成为一个主题词。巴洛克与古典主义相反,它“更适于寄喻的技巧而不是象征的艺术”[9]。在这种新的转变下,符号性质也应当是寄喻所具有的。在这一点上古老的偏见依然故我,克罗伊泽尔用“符号式寄喻”(Zeichenallegorie)[10]为这偏见赋予了自己的语言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