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三、结论

字体:16+-

以三十年代中期为界,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川大的史学研究分作两个时期,其变化体现在人员构成、课程体系、学术风格等各个方面,使得原本深具地方特色,以及刻意和主流保持了一定距离的学术风气,逐渐融汇(但并非“消失”)于主流之中。作为校方积极引入新史学的结果,从更大范围看,这一变化乃是川大国立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川大国立化不只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斗争,其影响力乃是全方位的。这也印证了我们前边所说的,在民国时期四川的特定政治与文化环境中,“国立化”和“现代化”乃是一体之两面(参看第四章)。

自任鸿隽时代开始,川大的发展基本上没有离开“国立化”和“现代化”两大政策。四十年代的校长黄季陆(1899—1985)后来回忆说,抗战胜利前后,他曾劝傅斯年将史语所迁至川大。“想不到傅先生说:川大的老先生们,多认为我们没有读过中国书,其实我们这群人都是从古籍中下过苦工夫来的。我们有我们的治学方法,他们自有他们的道理”。与此呼应的是,当黄氏把自己的设想告诉“川大文学系的老先生们”时,“他们并不感到甚么快慰,甚至有一位先生的意见认为傅先生中文不通,读古书句读都弄不清楚,大有反对的情绪”。[95]

史语所在抗战期间,内迁四川宜宾李庄。黄季陆欲趁复员之际,把他们留在川大,可谓想入非非。不过,他的回忆也再次证明,学校当局一直存有为学校灌注新学术空气的意愿。但我在这里更想提到的是,它也提示出川大校内仍存在着不同的学术典范,而后者又与科系设置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对应关系。“文学系的老先生们”一语,可以视为一把钥匙,帮助我们进入文史两系学术风格的差异。这里可以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