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二、预入主流

字体:16+-

(一)川大“国立化”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史学系的改革

如前所述,国立川大成立后,史学系组建之初,何鲁之就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派新史家颇多异趣的教育方针,而具体的人事结构和学术风气更是延续了此前的格局。三十年代中期,在任鸿隽提出“国立化”和“现代化”两大目标后,情况开始迅速改变。为了更细致地观察这一点,此处不妨从人事、课程两方面对任鸿隽长校前后川大史学系的基本情况做一对比。

1935年版《国立四川大学一览》中的《教员录》显示,1934年度,史学系主任仍为何鲁之,教授则有张大龢、叶秉诚、洪承中、周谦冲(1903—,湖北黄陂人。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历任武汉、中山大学教授)、束世澂(1896—1978,安徽芜湖人。南京高师文史地部毕业,东南大学文学士。历任中央、金陵大学教授)、张景汉(字云波,以字行。河南荥阳人。北师大、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毕业,历任河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与辅仁大学讲师),副教授叶德生(四川德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本科、教育研究科毕业,曾任各中学教员)。规模较前有所扩充,但人员的学历结构并无太大变化。其中,何鲁之、周谦冲皆为法国留学生,束世澂系“南高学派”成员,张大龢、张云波、叶德生均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蜀学”传人有叶秉诚(时祝同曾转入四川省立重庆大学任史学系主任)。

课程设置方面则做了较大改动。其必修课包括“中国通史”(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个时期,每学年讲授一个时期。其中上古为秦以前,中古为秦至五代,近古为宋辽金元,近世为“明至现在”)、西洋通史(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个时期,安排在前三个学年。其中,上古自古代东方诸国至西罗马灭亡,中古自蛮族入侵至文艺复兴,近古自宗教改革至法国革命,近世自维也纳会议至欧洲大战。第四学年则安排世界近世史,自“欧战以后至现在”)、“东洋史”(前三学年)、“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历史哲学”、“历史目录学”。[50]与此前课表比较起来,必修课只保留了三门通史系列、史学理论及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方面的课程,删除了大量的专门史课程,结构似更紧凑,对于史学人才所需基础知识的认识更为清晰了。另一方面,通史课贯穿始终,虽可讲得细密,但也多少妨碍了学生向“专”与“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