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北京的公共卫生

第三节 卫生与传统节日

字体:16+-

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新的国家将改变历法作为与传统决裂的重要标志。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次日,就通电宣布改用阳历,并定于1月15日补祝新年。[77]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该提议得到了袁世凯的批准,阴历新年被迫在官方辞令中将“元旦”一词让予阳历新年,自己退而称为一季之节。[78]官方着意于阳历新年的推行,并企图禁止阴历新年,表明新国家破旧立新的彻底态度。此后官方每年均于阳历1月1日庆祝新年,学校、公众团体等也从之。

但社会的惯性不会在一纸通电后就戛然而止,民众仍以过阴历新年者为多,即所谓“新历之新年,系政治之新年,旧历之新年,乃社会的新年”[79]。在1913年的阴历新年到来时,北京的学校已不再放假,但学生多有告假者;各处庙会均不停止;北京总议事会亦呈请内务部将天坛和先农坛开放十天。[80]1918年,各商铺仍按惯例于阴历正月初一起休息数天,而警察厅以新历年已过,不应再过旧历年为由禁止其停业。[81]直至1920年,普通民众仍然对阴历新年非常热衷,过年热闹的情况更甚于前:“在旧历新年时候,无论各界都一律休息,而群趋于行乐一途,燃放爆竹彻宵不绝。”[82]

官方禁令难以动摇的社会传统,在立志于推广科学知识和进步观念的学校看来,需要通过实际的工作进行改造。1922年北京大学第二平民学校的讲演会,曾针对阴历年节的风俗,从无神论、社会习惯、经济、卫生、道德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批判,以使平民学生产生弃旧从新的观念。[83]

1920年北京国立医学专门学校举办了第一届人体标本展览会。该项展览的目的是为平民夜校筹款,同时普及医学常识,时间定于阴历初一至初四,入场券每人铜元二十枚,“陈列各种标本、模型,以及图画等数千种,内最重要者,有人体之解剖、组织胎、生病理、结核、细菌、寄生虫等,游人观览时,且有该校学生引导讲解,务使观者明白、畅适”。[84]第二年虽然曾改至阳历新年举办展览会[85],但也许是效果不佳,此后国立医专改名为北京国立医科大学,仍然坚持于阴历新年举办人体标本展览会,而且将时间进一步延长,内容更为丰富。如1927年的展览定于阴历正月初二至十二日,票价大洋一角,“此次闻尚有伤兵手术标本,及各种新奇标本多件,颇为平时所不易得见者云”[86]。且由于该校距离厂甸较近,每逢过年厂甸庙会游人如织时,前往参观展览者亦“甚形踊跃”,为此“该校每日均派有接待员引导,各部展览均有人在旁任说明之责,以备参观者之询问云”。[87]展览收效良好,社会反响强烈,为此常常延长展期。[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