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论文”知识群体与《大公报》的文化权力网络
1953年1月7日,年逾花甲的胡适在“台北市报业公会欢迎会”回忆道:“《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就是我替张季鸾(1886—1941)先生、胡政之先生计划的。请《大公报》以外的作家每星期写一篇文章,日程也都由我代为排定。这样,报馆的主笔先生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这种方式旋为国内各报刊所采用。”[96]而事实上,最早提出开辟“星期论文”专栏的是当时大公报的主笔张季鸾。他当时的用意是:“一是每天要发一篇社评,多数由他执笔,负担过重,组织社外人士撰写星期论文,每星期他可以少写一篇社评。二是加强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扩大在学术界与青年学生中的影响。”[97]《大公报》研究专家(系大公报人)陈纪滢也说过:“大公报鉴于全国最高学府拥有专家学者无数,而社会各阶层均有饱学之士,这些人构成国家之文化动力。他们对国是与各种专门问题都有卓见,隐藏于脑海之间,有的人喜欢写文章发表议论,有的人则须催逼而成。尤其在国难蜩螗,全国需要竭尽智慧,以挽救危亡之际,更应以专家的学识,以贡献于全国。因之,于民国二十二年秋发起刊载‘星期论文’,以代替社评。”[98]
1933年年底,张季鸾与《大公报》另一主笔胡政之联袂到北平,在东兴楼庄宴请北平文化教育界人士数十人,为即将开辟的“星期论文”约稿。席上特别说明稿件除抵触法律外,决不干涉内容,不更改字义,以尊重作者。胡适作为当时北平文化教育界的领军人物,自然在《大公报》与北平知识界的这次合作中发挥了主要作用。1934年12月20日他在给傅斯年的信中说:“我也觉得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是值得维持的,所以不但按期作了,还替别位朋友‘枪替’了好几次。”[99]可见,从大公报创办的1934年直到1953年,《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在他的心目中仍旧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而他对“星期论文”也持认同和维持的态度。不仅作为该栏目精神领袖的胡适如此,而且很多学者和读者都迅速认可了“星期论文”。据陈纪滢回忆:“‘星期论文’兴起后,引起全国注意,尤其知识界到了星期天,无不争看这个礼拜是谁写的。其中的确开启了中国专家学者在报纸上发表议论的先河,更为读者广辟吸收知识的园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