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赖希的谈论中,我碰到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们经常在晚上长谈,谈俄国、戏剧和唯物主义。赖希对普列汉诺夫倍感失望。我试图向他阐明唯物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表现方式之间的对立。普遍主义的表现方式因为是非辩证的,所以总是唯心的。而辩证法则必然地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它将其所遇到的每个命题或反命题重又作为三位一体结构的综合加以表现,它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深入客体的内在并只在客体自身内表现一个宇宙。任何其他的宇宙观念都是没有客体的,是唯心的。此外,我还试图通过揭示理论在普列汉诺夫那儿的地位来证明他的非唯物主义的思想,并且以理论与方法的对立为依据。在其努力表现普遍的事物时,理论飘浮于科学之上;而方法的特征则是,每一个原则性的、普遍性的研究都能立刻发现一个其特有的客体。(比如,在相对论中研究时间和空间观念的关系。)还有一次,我们谈到成功被作为“中等”作家的决定性标准,谈到那些伟大作家之“伟大”的独特结构——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影响是历史性的,而不是反过来他们通过其作家的力量而拥有历史性的影响。人们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世纪的透镜才能看见那些“伟大”的作家,他们被这一面面透镜放大、着色。此外,这将导致面对权威的一种绝对保守的态度,而这一保守的态度恰恰只能由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解释。另有一次,我们聊普鲁斯特(我给他读了一些我翻译的东西),然后谈到了俄罗斯的文化政策:旨在使工人了解全部世界文学的“教育纲领”;在英勇的共产主义时代领航掌舵的左翼作家遭到背弃;支持反动的农民艺术(艺术家协会的展览)。这天上午,我和赖希去《百科全书》编辑部办公室时,又一次觉得这一切都很现实。《百科全书》计划编三十到四十卷,其中单独给列宁预留了一卷。我们第二次去的时候(第一次白去了一趟),一个非常友善的年轻人坐在桌旁,赖希向他介绍了我,还举荐了我的学识。随后,我给他讲解我的“歌德”词条的提纲,这时,他立刻显得学力不逮,没有把握起来。这份提纲中的一些内容吓着他了,他最后要我在社会学的背景上刻画歌德的生平形象。然而,根本就无法唯物主义地描述一位作家的生平,而只能描述其历史影响。因为,倘若不考虑一位艺术家的身后影响,那么,他的存在及其纯粹按照时间顺序的整体创作是根本无法为唯物主义的分析提供对象的。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引论》中的完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提问很可能正是以这同样的非方法论的普遍性和直接性为特征的。下午在阿丝雅那里。最近,她房里躺着个犹太女共产党员。阿丝雅很喜欢她,和她有很多话说,而我却不怎么喜欢她在跟前,因为现在,就算赖希不在,我也几乎无法单独和阿丝雅说话。晚上在家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