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修订版)

序一

字体:16+-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学术专著,从书名上看,同传统的史学研究异趣,我们几乎要将她打入另类,但如果打开书页翻一翻,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甚至同我们的身体健康颇有关系,笔者就是为书中所提出的那些问题所吸引,饶有兴趣地阅读的。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社会史研究》(下面简称《瘟疫与社会》)一书,对清朝时期江南地区(含苏南、浙西、浙东)瘟疫流行的状况、社会与政府的对策及其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关系,做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见解。

《瘟疫与社会》的作者,将占有的大量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对江南的疫情做出特征性的说明:在时间上,逐渐呈递升态势;空间上,集中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人口稠密、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瘟疫种类,以霍乱、伤寒、痢疾等肠胃道传染病为主,嘉庆、道光之际真性霍乱从外国传入,反映出瘟疫国际化的趋势;传播途径上,水传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伤害力方面,瘟疫频数增多,而杀伤力有所减弱;社会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心态、风俗信仰上;至于疫病产生的原因,指出天灾是必要的诱因,而人口则是影响瘟疫分布最为关键的因素。

说到瘟疫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瘟疫与社会》通过分析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和地区社会力量对疫情的防预、控制的作用,认为两者需要合作与互补,而不是社会力量同政府的对立;同时强调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力量,反映出清代江南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的强大,社会经济的发达,体现了江南社会的活力和特质。论及江南防疫能力的进展,作者没有盲目套用西方理论,而是认为它是以中国的方式发展变化,虽然也受到西方的某种影响,但其主体是江南社会自身孕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