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准确地判定历史上发生的疫病为现代医学所称的何种疾病,无疑是件令研究者和读者都感到兴奋的事情,然而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使得这种判断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
第一,在历史文献中,对疫病的记载往往过于简洁,正史一般均以“疫”或“大疫”名之,就是地方志,除了对个别特别重要的瘟疫记录其病名或简要的症状,对大多数瘟疫也都以“疫”、“大疫”、“疠疫”、“疫疠”、“瘟疫”、“时疫”、“疫气”等名称一笔带过。对于这样的记载,除非在其他文献中找到具体的描述,肯定已不可能做出更进一步的判断。
第二,祖国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是两个全然不同的医疗体系,在疾病命名方面存在着不少原则性的差别,“对于传染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原性诊断、病理解剖性诊断、病理生理性诊断等,并且注意几方面结合做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冗长、复杂,限定清楚。至于临床表现,西医虽视其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一般不做诊断用词。中医学与之不同,将临床主症既作为诊断依据,又常直接用以组成病名,至于病因与病性、病灶诊断,并非每一病名所必备,而可通过辨证诊断来补充。总之,西医命名特点是重菌毒、重病灶,中医命名特点则重病状、重性理”[1]。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病名必然难以一一对应,所以,即使已经明确知道某些瘟疫的病名和一些症候,也未必就能准确判断其为现代的何种疾病。事实上,过去的某种疫病,很可能包含现在的多种疾病,相反,现代某一种疾病,也完全可能包括在过去的多种疾病之中。比如,就是古今称呼基本一致的疟疾,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不仅包括今天所说的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也用于指称一些寒热交作的外感热病以及痨病,所以,明初浦江的戴思恭要呼吁:“疟症不一,其名亦殊……亦有非痨非疟等疾而成寒热……不可不审。”[2]又如,今天所谓的感冒,在温病学中,既可以归入风温,亦可包括在冬温之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