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关鬼神致疫的观念很早就有,并长期存在,但这种认识显然难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疗,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疾病乃某种病邪所致,据《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记载,在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就提出了“六气致病说”,他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23]此后,这种由气致疾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总结出了六**病因学说,即将六**:风、寒、暑、湿、燥、火视为外感病的主因。[24]具体到瘟疫,在吴有性发明“戾气说”以前,古人对传染病病原的学说主要有时气说和瘴气说两种。所谓时气,即非其时而有其气,古人谓之四时不正之气,也就是王叔和所说的“春时应暖反大寒,夏时应大暖反大凉,秋时应凉反大热,冬时应寒反大温”(《注解伤寒论》卷2)。瘴气说,即认为尸体腐烂或其他一些山岚瘴气等,弥漫在空气中,人在吸入这些恶毒之气后,便会导致疫病发生。[25]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明末清初的吴有性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提出了著名的“戾气学说”。对吴的这一学说,现有的医史著作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根据已有的研究和笔者的理解,吴有性的“戾气学说”在病原上的创造性贡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瘟疫的病原并非传统认为的四时不正之气,他认为,“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亦为天地之常事,仍不过是“常气”[26],“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27]。这种异气,吴在《温疫论》中有时又称之为杂气、戾气、疠气、疫气等。同时,这种杂气或戾气等,亦非“山岚瘴气,岭南毒物”,它们“咸得天地之浊气,犹或可察”,“而唯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是知杂气之毒亦然,然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