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技术的发展
有人把明清时期视为医学史上的“孱守时期”[1],然而从实际的情形看,明清医学的发展并不缺乏亮点,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温病学的发展以及种痘术的发明和推广。它们都与传染病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传染病的猖獗和时人控制疫病能力的增强。种痘前面已经论及,这里再来简要地看看温病学的发展状况。[2]
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学术流派。早在《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热病的记载,《伤寒论》中也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以后,《诸病源候论》曾有关于温热病病机的认识,《千金方》、《外台秘要》亦载有治疗温病的方剂。不过,在宋以前,虽然有各种寒凉治温法存在,但缺乏理论化、体系化的总结。至宋元时代,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系统,在治疗上出现了新的见解。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除研究伤寒,又着意发明温病,把过去属于伤寒范畴的风温、湿温、重喝、温毒这四种所谓伤寒,改称为四种温病,使温病渐见抬头。而后,朱肱的《南阳活人书》据庞氏的《伤寒总病论》等书加以引申,虽未能将温热病独立于伤寒之外,但已提出了不同于伤寒的论证。尤其是刘完素明确提出热病初起不可竣用辛温大热之药,主张采用辛凉之法以表里双解、养阴退热,并且配制了双解散等方剂,突破了以往对外感热病初起时一概用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习惯治法。明初,王履进一步明确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主张“时行……温疫等,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通治”,认为温病是伏热自内而发,治法以清里热为主,从而彻底使温病摆脱了被伤寒统帅的附庸地位,将其从伤寒学说中划分出来,为尔后的温病学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的经验。此后,温病学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义的伤寒范畴日趋缩小;(2)寒温之辨;(3)伏气与新感之争;(4)伏气与变病之争。[3]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温病学说渐趋成熟,特别是明末吴有性《温疫论》的发表,最终促成了独立的温病学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