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怎样看待读书人,是判断他与国内知识界的关系首先应当澄清的问题。不少人根据朱和中的《欧洲同盟会纪实》,认为直到1904年年底,孙中山仍对读书人抱着轻视的态度。朱和中的回忆说:“总理问我辈主张革命,其进行方法如何。我以更换新军脑筋,开通士子知识为言。总理不以为然,谓秀才不能造反,军队不能革命。”双方反复争论三日夜,最后朱和中表示:“革命党者最高之理论,会党无知识分子,岂能作为骨干?先生历次革命所以不成功者,正以知识分子未赞成耳。”“必大多数知识分子均能赞成我辈,则事半功倍矣。”终于使孙中山改变了态度。但事隔不久,孙中山因盟书被窃,又迁怒于全体留欧学生,说:“我早知读书人不能革命,不敌会党。”[1]照此看来,孙中山对读书人是疑忌重重,不予重视。事实果真如此,在此之前孙中山当然不会主动争取知识界,也就不可能从积极意义上考虑双方的关系了。
但是,参照其他资料,朱和中的回忆似不足以全面反映孙中山对知识界的态度。首先,孙中山自己就是一位读书人,在檀香山、香港等地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又努力学习中国文史,一生酷爱书籍。在其早期的几篇著述中,已经把教育和读书人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直接联系起来考察。他认为,中国“不识丁者十有七八,妇女识字者百中无一”,因而“虽多置铁甲,广购军装,亦莫能强也!”主张广设学校,“使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他批评时人徒羡欧美诸国多善政,强调泰西国强民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多士人”[2]。这种认识后来体现到兴中会的组织原则中去。该会章程规定:本会干部必须是“品学兼优,才能通达者”[3]。其领导者和骨干主要是知识人。像杨衢云等人的辅仁文社,本来就是一个新学人士的组织。特别是史坚如这样出身正途的少年英俊投身革命,令日本人士群相推重,给孙中山留下深刻印象。他与朱和中等人争论时,即“列述史坚如、陆皓东诸人之学问以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