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争取知识界的重点是留学生,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留日归国学生和一些往返于海内外的革命人士,与国内一些重要省区的知识界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联系。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长期流亡海外,有学者认为,他与国内进步知识界或学生领袖没有多少接触。诚然,由于孙中山不能归国开展活动,难以同国内知识界广泛交往,但双方的联系毕竟存在,而且不断发展,对各自的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中山与国内知识界的联系集中在江浙、湖北、广东三个重要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一带,挟近代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地区的优势,成为进步知识人士的荟萃之所和国内学界风潮的发源繁盛之地;湖北省垣武汉号称“东方芝加哥”,洋务新政力开风气之先,兴学留学均跻于全国前列,进步知识界的组织与活动持续活跃;广东则为近代维新与革命运动的发祥地,开放既久,人心思变。由于上述三地新知识界的实力较强,与之联系,既可以反映国内知识界的基本动向,又足以影响全国局势。
孙中山与江浙知识界的联系发端甚早。1898年年初,赴日考察报务的汪康年等人就和他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孙中山结识了不少留学生中的英俊之士以及章炳麟等著名新学士绅,许多人归国后就在上海开展活动,如章炳麟、张继、马君武等人参加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为《苏报》撰述;秦力山、戢元丞等开办《大陆》杂志、《少年中国报》、作新译社;叶澜等组织东亚谈话会等,彼此联系日见紧密。尤其是孙中山与中国教育会的关系,值得重视。《苏报》案后,中国教育会会长黄宗仰亡走日本,孙中山特邀其同居一楼,两人情谊甚笃。黄宗仰以“仰瞻星斗十年久,菿汉声闻三度雷”[1]的诗句,表达对孙的久慕之情。此后,孙中山与其保持通信往来,还通过黄与上海革命党人联系。邹容的《革命军》刊行于沪,“是时禁网方密,除镜今书局外,无人敢为出售,乃由黄宗仰寄千册予先生(即孙中山)。嗣先生来函,称《革命军》为南洋所崇拜”[2],这对宣传能力不敌保皇派的兴中会帮助极大。孙中山复函请求继续予以臂助,“务望在沪同志,亦遥作声援,如有新书新报,务要设法多寄往美洲及檀香山分售,使人人知所适从,并当竭力大击保皇毒焰于各地也”[3]。鼓动以中国教育会为中心的国内进步知识界加入反对保皇派的斗争。张继甚至称:“《苏报》案未决之先,余时至巡捕房探问,太炎致书总理,称‘总统钧鉴’,交余设法转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