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在1918年时说:“六七年来所见国中人物,皆暴起一时,小成即堕。”因为近人“不习历史,胸襟浅陋”,所以其得势就如“无源之水,得盛雨为潢潦”,当然不能持久。既然“一国人物未有可保五年之人,而中间主干之位遂虚”,造成“一国无长可依赖之人”的局面。[1]太炎的话提示着一种“时势造英雄”的含义:民初社会政治都呈乱象,所以“盛雨”频仍,“暴起一时”的人物确实不少。而类似新文化运动那样新旧分明的“盛雨”,在促成新的“潢潦”之时,显然还要冲去一些“旧人物”。
以太炎自己而论,他的学养和“历史”知识,当世可说不作第二人想,但也只在清末革命时“暴起”,民国建立后几年间,不但没有成潢潦的迹象,反已有过时之虞。当胡适在五四前后以少年而“暴得大名”之时,昔日也是少年成名的章太炎其实仍在壮年,但在民国后的思想界已基本处于较边缘的地位了。在士大夫一身而兼“道统”和“治统”两者重心的时代,像曾国藩这样的士人不论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可久居主干之位。道治二统的分离及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疏离,正是历史知识绝不逊于曾国藩的章太炎就连在道统中也不能久居“中间主干之位”的根本原因。
而胡适这一辈对章太炎等人的退居边缘也起过直接的作用。胡适自己曾深受章太炎的影响,在其1922年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认为章的《国故论衡》足以“成一家言”,是两千年来中国可称得上“著作”的七八部书之一,评价不可谓不高。但他同时宣布,“这五十年是中国古文学的结束时期”,而章太炎正是代表“这个大结束的人物”。在进化论影响下的近代中国,这等于是宣判了章在思想界的“死刑”。故胡对章捧得虽高,封杀得也不留丝毫余地。在他笔下,颇有“成绩”的章太炎终因其“反背时势”而不能脱“失败”的结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