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近代中国称作“过渡时代”,曾是梁启超十分爱说的话。中国的近代确是一个“过渡时代”,其过渡状态恐怕到现在仍在延续之中。而且那是全方位的“过渡”,从政治到社会,生活到心态,思想到学术,无不见证着并反映出某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的状态,多元多歧,而又互渗互动。用梁启超的话说,“过渡相”的特点,就是“互起互伏,波波相续”。后现代学人所乐道的“混成”(hybridization),在近代中国表现得特别充分。[1]
当梁启超讨论“过渡时代”的时候,他和许多时人一样,不过是预感到大变之将至。他所谓“过渡时代”,是相对于中国数千年来的所谓“停顿时代”,同时又是一个目的性明确的表述,意味着以欧洲各国近二百年为模板的主动变革。梁启超当时预测了很多应发生而尚未发生的“过渡”,包括政治上的“新政体”、学问上的“新学界”和社会理想风俗上的“新道德”,已是全盘的转化。那时梁氏并不想要鼓动更换政权的“革命”,但以今日的后见之明看,后来的发展却被他不幸而言中。近代的“过渡”,其实就是以共和取代帝制为象征的全方位巨变。[2]
我之所以把共和取代帝制视为“象征”,是强调这一全方位的巨变是个发展的进程。发生在辛亥年的那次“革命”及其带来的政权鼎革,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转折点;其相关的转变此前已发生,此后仍在延续。直到今天,中国人似乎仍然生活在一个充满颠覆和根本性变革的时代——商品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力量还正在显示之中,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称得上是“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正如梁启超当年特别强调的,这是一个希望与危险并存的时段。
当年严复就把废科举视为“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认为其重要性与秦汉的书同文、车同轨以及废封建等影响深远的转变相等。[3]在具体层面,废科举和辛亥政权鼎革当然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事件”,置于其发生的当年分别考察。若从较长时段看,两者皆可看作共和取代帝制这一巨变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前者在无意之中成为后者的铺垫。与废科举密切关联的,就是一些趋新士人推动的“去经典化”努力。社会上四民之首的士不复能产生,思想上规范人伦的经典开始失范,演化成一个失去重心的时代,[4]既存政治秩序的颠覆,也的确可以计日而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