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一、学战:谁改变谁的思想方式

字体:16+-

一般以为,中国在近代因落后而挨打,故思变求变,向西方寻求真理。这一描述大致不错。但寻求真理必往西方而不在本国,显然是中国士人在西潮冲击下信心大失的明证。值得思考的是,屡受西方欺凌的中国人竟会主动向敌人学习,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大量的中国学生涌入敌国日本而转手学习西方,这个现象终究有些不合人之常情。有学者以为,只有文化失败才可能造成对征服者同时既憎恨又摹仿,不仅自认不如人,而且为了自救而忍受向敌人学习的屈辱。[1]这个论点原来是针对殖民地的,对考察中国情形也有启发意义。中国在近代中西文化竞争中的失败的确不可谓不明显,但中国向敌人学习的情形并不能完全以文化失败来诠释。在某种程度上,这恐怕也是信心尚存,即确信中学可以为体这一观念使然(详后)。

近代中国除一些割地和少量租界外,领土基本得以保持完整(不平等条约固然侵犯了部分中国主权,但基本的主权仍在中国人手中),这个重要因素的意义是多重的。中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悠久(这已渐成套话,但在这里的意义非常实际具体)、中国朝野对外国入侵的持续抵制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相互竞争造成的均势等因素,迫使列强认识到全面的领土掠夺既不合算也不可能。故列强退而采取一种间接的侵略方式,即以条约体系巩固其非正式控制,同时寄希望于实质上的经济利益。

从根本上言,帝国主义侵略国与被侵略国之间最关键的实质问题是对被侵略地区的全面控制。只要能达到实际的控制,是否直接掠夺领土是次要的。帝国主义侵略所至,总要争夺被侵略国的文化控制权,这在中国尤其明显。正因为没有直接的领土占据,不存在像殖民地那样的直接政治统治,西方在中国更需要不仅在物质上,而且恐怕更多是在文化上表现其权势和优越性,希望以文化渗透来为以后的经济利益铺路。故在中国,对文化控制的竞争既是手段也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