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二、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字体:16+-

中国人既已承认自己文化低劣,则为了自救,除了学习西方之外别无选择。这一取向中最为中国士人所能接受的口号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桂芬大约可以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始作俑者。冯主张为了攘夷,不妨先降格师事西人。为此,冯将西方文化区分为礼和器两种不同类型。器可用而礼不必学。其要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故冯实开了后来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先河。[1]

不过,冯氏一书所作虽早,流传却晚。早年仅以抄本传,至19世纪80年代始有刻本。到19世纪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基本已成时人共识。1891年,康有为即主张“必有宋学义理之体,而讲西学政义之用,然后收其用也”。[2]次年,郑观应也明言“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到1896年,梁启超指出:“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两年之后,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整合诸家之说,系统表述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的观念。[3]

过去讲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通常倾向于将其说成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其实若细察时人之意,恐怕其目的和重心都在“西学为用”之上。而且,不仅梁启超、张之洞等人如此,清季趋新人士注意到,就是那些以西学比附中学之人,许多也是为了“投合吾国好古之心,而翼其说之行”。[4]主张变法之人,原不过要学习西方,并无废弃中学之意。唯守旧之人对此不甚了解,张之洞将体用之关系讲明,正可释反对派之心结。实际上,如果没有学习西方的时代需要,“中学为体”恐怕根本就不会成为士人所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中体西用这一体系之中,中体虽置于西用之前;但从其产生的历史看,中体实在西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