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译 刘小枫校
[1] 选自《舍勒全集》卷十。——编注
引言:羞感之“所在”与人的生存方式
害羞和羞感的现象学必须处理罕见的难题,这些难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害羞和羞感自身。羞感仿佛属于人类模棱两可的天性。人在世界生物的宏伟的梯形建构中的独特地位和位置,即他在上帝与动物之间的位置,如此鲜明和直接地表现在羞感之中,对此任何其他感觉无法与之相比。显而易见,羞感本来的“所在”不外乎是一种活生生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精神(包括一切超动物性的活动:思维、观察、意愿、爱及其存在形式——“位格”)以只是逐渐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本能和生命感觉在人身上发现的。动物的许多感觉与人类相同,譬如畏、恐惧、厌恶甚至虚荣心,但是迄今为止的所有观察都证明,它似乎缺乏害羞和对羞感的特定表达。[1]如果想象有某位“害羞的上帝”,这简直荒谬绝伦。人所特有的意识之光对于一切生命本能和生命需求的总体是一种多余现象,[2]它已经基本摆脱了澄清生命外界可能做出的反应这种职能,只有当这种意识之光同时在存在上与某一生物的生命相联系,并且投射到该生命的冲动之上,才为羞感的本质设定了基本条件。
因此,在开始观察害羞和羞感的种种现象之前,现在就可以讲明其起源的最终法则。如果撇开我们“为之”而害羞或可能“引起羞涩”的一切特殊内容,撇开属于羞涩体验(如“在某人面前”感到害羞)的一切关系,那么羞涩印象的外表或“场所”似乎依附于某种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始终存在,只要任何上述精神意向(被实际贯彻的意向)沉浸于任何纯实事的和超生物性的内容或目的,但在蓦然回顾始终同时给定的暧昧的身体之时,它却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极其贫乏的动物般的生存之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位沉浸于自己的创作活动的艺术家,当他沉浸于创作时,他绝不可能以他的“我”(即他的“肉体”)作为创作意图的出发点。他生活在创作活动之中,一步一步地发掘价值和画意,使之在画笔下获得实现,此时,他的整个个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它的内涵、“意义”、规律和时刻变化的可以感觉的“要求”(“应当如此”:这里要暗,这里着红色)与下述客观事实毫无关系:此刻站在画面或大理石前的是某个特定的人,姓甚名谁,他受到一切自然规律的限制,作为所有现实的因果关系的总体之一环,他在许许多多方面依附于它。假设出于某种原因,艺术家的关注意识现在突然转回到所有这些事实上,他就会发现并经历到,方才那种还沉浸于自主“意义”之世界的行动“已经结束”,“被束缚在”那个具有局限性和依附性的身体的人物身上!或者设想一位刚刚“沉浸于”所爱对象价值之中的恋人,或一位“沉浸于”某种意义关联(如某个数学问题的)的学者,他们怎样完成同样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