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与意识形态: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

第三章 周初至战国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03

字体:16+-

《将仲子》乃是年轻女子拒绝情人纠缠之诗,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之句,这里被用来劝诫晋侯,亦为纯粹的“断章取义”。这个例子说明,“赋诗”在春秋之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方才采用的言说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赋诗呢?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这是说赋诗是指朗诵诗之辞,并无乐曲,也不歌唱。我们看史书中记载的赋诗情形,这种“不歌而诵”的说法似乎是不错的。那么是谁来“诵”呢?当然应该是赋诗者本人。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及“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论语·子路》)之谓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对此后人有不同看法。顾颉刚先生说:

春秋时的“赋诗”等于现在的“点戏”。那时的贵族家里都有一班乐工……贵族宴客的时候,他们在旁边侍侯着,贵族点赋什么诗。他们就唱起什么诗来。[38]

这里有两点不同于古人的理解:一是认为赋诗的主体实际上只是点出诗名,真正的“赋”者乃是旁边侍候的乐工们。二是说“赋诗”并不是“不歌而诵”,而是要“歌”的。关于第一点似乎很难在史籍中找到证据,不知顾颉刚先生何所据而云然。尽管《左传》有主人令乐工歌诗和诵诗的例子[39],但这并不能证明凡是赋诗都是请乐工来唱。关于第二点,大约顾先生的观点是比较合理的,这是有证据的。《国语·鲁语下》: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老请守龟卜室之族。师亥闻之曰:“善哉!男女之飨,不及宗臣;宗室之谋,不过宗人。谋而不犯,微而昭矣。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于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