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莫斯科机场,已是下午。由机场到市区,所见无不平常,一时竟没有异国之感,平静得令自己生疑。这片梦中的土地,见之于这个晴明的日子,心情竟如常地平淡,波澜不兴。当晚在马雅可夫斯基广场附近的中餐馆用餐前,有机会在这红色诗人的铜像前拍照。苍茫暮色中,这巨大的雕像摆出的,正是中国知识者曾经熟悉的威猛的姿势。我猜想欧美的游客会不知此君乃何许人的吧。在此处流连的,大约只是中国大陆人,而且必是我的同代人或前辈。旅伴中有青年时代曾经写过诗的,这一刻或许记起了《好》或《列宁》中的若干诗句。回到北京后朋友翻看我的相册,惊讶于这雕像的依然矗立。他们或许由此想到了一个富有教养的民族对于自己历史的态度?
直到坐在了宇宙饭店的客房的窗台上,对着窗下的灯火,仍然要一再提醒自己已身在莫斯科。这是真的。路灯下有稀疏的行人。街对面据说是展览馆的一组建筑,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如梦如幻。此后在莫斯科的几天里,我们随处见到城中的大片林地,以及广场直到居民区的各种纪念性的人物雕像。这正应当是我想象中的俄国,尽管似乎并没有刻意去想象。
行前见到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样的好题目。倘若要带一本书到俄国,我还想不出应该带的是哪一本。为了唤醒记忆,我的确将手边容易找到的“文革”前印制的小书带上了客机,契诃夫的《草原》,库普林的《阿列霞》,想借这些书“入境”,事后自己也不禁失笑:何不“物来顺应”,享受一份单纯的快乐!但此后的经验证明,因了对俄国的阅读从一开始就太为文学所引导,不惟我,即同行的师友也像是随时在为记忆中的文学寻求印证,因而快乐已不能单纯。《草原》是曾经令我沉醉的,当我在机舱的灯光下温习旧课,发现的却是自己已不能返回当年的阅读状态。个人的“阅读史”竟也如此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