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事苍茫

被光明俊伟的人物吸引,是美好的事——答《书城》李庆西问

字体:16+-

李庆西:你是王瑶先生的高足,不妨就从你做研究生时候说起吧。王瑶先生门下,还有钱理群、吴福辉、凌宇、温儒敏、陈平原等,都有比较高的学术成就,但是你们每个人的治学风格都大相径庭。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觉得,有哪些因素促使你逐渐养成自己的学术个性?

赵园:我其实不大习惯于“话说从头”,你既然问了,也不妨由这里说起。我和你说到的几位,是“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这一届的特别之处,是其中不少人读研的时候已近中年,人生阅历较为复杂,不同于毛泽东所批评的那种“三门干部”。此外,一些体制化的安排,当时还没有成型,比如没有实行学分制,没有对于学位论文的规格上的要求。我们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这方面的环境相当宽松,有利于发展你所说的“个性”。有人写北大法律系七七级的本科生,说“当时法学著作很少,大量都是阅读文学、历史、政治著作,马恩的著作,大家都读过,而且不是一遍两遍”,“教员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匮乏,反倒使北大的法学教育显得格外宽松自由”,有人“在婚姻法考试时交了自己写的一篇小说以求代替,没想到任课老师也欣然接受”(引自《文风背后是一种经历》,《读书》杂志2008年第1期)。起点很低,资源有限,另有其他的一些压抑的因素,却又有上面所说的那一种宽裕。七七、七八级的本科生,七八届即“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中的所谓“人才”,他们的成长多少赖有这种条件。在大学体制化的过程中,这一种求学生活是令人怀念的。

王瑶先生对我们相当放任,不曾向我们提出太具体的要求,主要由各人自己摸索。我的那班同学入手处就互有不同。还记得其他同学依照王先生的指导在北大中文系资料室读旧期刊,我却在图书馆读“文革”前已部分出版的《西方文论选》,同时一家一家地读作品集。读文集,即使到了“明清之际”,也仍然是我的入手处。但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在我们,却是共同的,只不过取径互异而已。回头看,起点处的选择,对一个学人有可能意义重大。三十年来,我的学术工作大致围绕着“知识分子命运”展开,贯穿的线索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