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李宗师,《宋史》无传。据《李志》:李宗师(1021—1084),字希先,陕西冯翊人。以恩授太庙斋郎,历官凤州两当主簿、丹州司户参军、京兆府醴泉尉、坊州宜君令、耀州美原令、知延州敷政县事,宋神宗即位覃恩改太子中舍,赐五品服。熙宁二年(1069),由当时在陕西任边帅的郭逵之荐换武资,授供备库副使、延州东路同巡检使、兼安定堡寨主。[3]太子中舍为无出身者迁转官阶,正八品,李宗师恩荫入仕,就是走这种无出身者迁转官阶,这种无出身者再往上转官比较困难,故墓主选择换武资,希望以军功博取更高功名,换授从七品的供备库副使。“赐五品服”就是“赐章服”:北宋前期四品、五品官服绯,佩银鱼袋,称为章服;官品未及服绯,朝廷特许改转服色,许服绯,为赐章服。墓铭:“文不我试,武思奋庸”,就是说墓主以文换武这件事。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郭逵即以宣徽南院使同知枢密院事为陕西四路沿边宣抚使[4]。治平四年(1067),种谔袭取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这是神宗初年宋朝进攻西夏的一次重大行动,此后数年宋夏双方围绕绥州进行了反复争夺、谈判,宋夏掀起新一轮军事冲突。当此朝廷用人之际,似乎很多军功进身的机会向中下层士人展开,李宗师以郭逵之荐换武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完成的。熙宁三年(1070)四月,西夏发兵两万来争绥州。五月,郭逵令诸将合击,大败西夏。此年,李宗师知绥德城,或在郭逵破夏人战役前后。绥德城是当时宋夏争夺的焦点,地位极为重要,而且朝廷对是否坚守绥德城意见并不统一,一直有大臣主张弃守,比如文彦博。熙宁二年(1069),朝廷就曾下旨同意西夏以安远、塞门二寨换绥州,“迁其刍粮,不尽者焚之”,郭逵“匿其劄不行”,这才保全绥州,得以筑城,名之曰绥德。[5]郭逵冒抗旨的风险保全绥德城,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而且绥德城的安危关系到西北防御的战略方向选择,是极为敏感的地方。李宗师能够出任这个重要职位,负责绥德城的防务,可见郭逵对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