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二、海内公意

字体:16+-

作为执掌国际汉学界牛耳的一代宗师,伯希和绝不轻易赞誉同道学人。尽管他曾经说“李济、顾颉刚等皆中国第一流学者”,被不以一味考据为然的吴宓认为“殊无辨择之能力也矣”[1],内心真正佩服的中国学者还是同辈的王国维和陈垣。所谓“在平四月,遍见故国遗老及当代胜流,而少所许可,乃心悦诚服,矢口不移,必以执事为首屈一指”,确是伯希和心口相应的写照,而非尹炎武的成见或谀词。所见“故国遗老”,如柯劭忞、傅增湘、杨钟羲、陶湘等,虽是旧学大家,在伯氏眼中不免于温故而不知新的“庸”。如柯劭忞的《新元史》,曾为他赢取素称难得的日本帝国大学文学博士的桂冠,伯希和在承认“有关系的材料不少”的同时,指出其“错误很多”。[2]

“当代胜流”之中,刚获得普鲁士国家学院哲学史学部通讯会员资格、又与伯氏相识的胡适,“暴得大名”十余年,早已是中国学术界一言九鼎的领袖人物,伯希和却似乎故意视而不见。据梁宗岱回忆:

三十年代初北平一次热闹的宴会上,聚当时旧都名流学者于一堂,济济跄跄,为的欢迎著名汉学家、东方学家法国伯希和教授。除伯希和外,参加者还有其他欧美人士,因此交谈语言有中法英三种,我躬逢其盛,担任义务口译。席上有人问伯希和:“当今中国的历史学界,你以为谁是最高的权威?”伯希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以为应推陈垣先生。”我照话直译。频频举杯、满面春风的胡适把脸一沉,不言不笑,与刚才判若两人。一个同席的朋友对我说:“胡适生气了,伯希和的话相当肯定,你也译得够直截了当的,胡适如何受得了,说不定他会迁怒于你呢。”这位朋友确有见地,他的话应验了。我和胡适从此相互间意见越来越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