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的讲学以水西会最有名,水西会讲学始于嘉靖初年,由欧阳德和邹守益带出风气。欧、邹两人都是在年轻时即跟随王阳明,后成为阳明学派的重要领袖。欧阳德于嘉靖二年(1523)成进士,知六安州(今安徽省北部),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讲学,后入为刑部员外郎。嘉靖六年(1527)为翰林院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复改南京鸿胪卿。[3]嘉靖二十六年到三十年(1547—1551),欧阳德任南京国子祭酒,[4]官至礼部尚书。在十多年身任南直隶教育官员期间,欧阳德主领讲学,宣传阳明学,是阳明弟子中对官僚层级宣扬阳明学最有成就的学者。
邹守益则在正德六年(1511)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年(1524)因礼议疏谏被贬南直隶的广德州判,他在广德成立了复初会,又兴建复初书院,带动讲学风气。邹守益后又历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出掌南京翰林院。[5]他以官员和阳明学者的身份,对南中一地讲学影响甚巨,宁国府著名学者如戚衮(1532年贡生)、贡安国、董景、周怡、沈宠、梅守德(1510—1577)、戚慎(1544年进士)、[6]孙浚(1550年进士)等,均师事之。
图3
明代宁国府界套于现今县界图,本图由“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空间信息技术小组制作。
泾县阳明讲会的兴起略晚于江右,泾县士人中最早接受阳明学的有张棨。张棨从欧阳德领受良知教,后归里筑室,聚徒讲论,开泾县讲学风气之先。[7]王汝舟也是早期的学者,他一生为布衣,嘉靖十七年(1538)从江右周子恭闻欧阳德之良知教,豁然若悟,遂弃举业而专心讲学,次年亲就欧阳德从学三年,又从邹守益、王畿、钱德洪等游,往来各地讲会。其学获王畿、罗汝芳等人的赞赏,创建水西书院时,他也积极参与,[8]周怡盛赞他是水西会中少数真正知学的学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