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这是上课的铃声,其曲子的简谱如上。这铃声曲调简约但不失隽永。这铃声节奏舒缓但不失韵味,故可百听不厌,用于上下课的铃声,恰到好处。
今天是我来东吴的第一堂课,历史系二年级的基础课《西方史学史》。根据合约,我在客座期间要主讲三门课程:《西方史学史》、《现代西方史学》和《西方史学专题研究》,前两门为本科生的课,后一门是为历史系研究生开设的。这里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本科生教学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教学大纲要早早拟出且要比较具体,期中与期终的闭卷考试,学期结束由第三者主持对任课教师评估,发答卷让学生一一填写,等等。
我见学生手中都有我早就寄来的《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就开始说几句“开场白”了。
“我来自复旦,与贵校一样,都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前几年,我到过台北,但参观故宫却不曾顺道拜访毗邻的东吴,夜逛士林而未一览外双溪的细流。”
座下学生都睁大眼睛,半是兴奋半是好奇地看着我。稍顷,我继续说道:“我惊奇地发现,在台湾大学生中,也有学生在读我的《西方史学散论》(台湾淑馨版),令我欣慰。”
“在座的同学,也有我的粉丝吗?”
“有!”坐在第一排窗口的那位女生响亮地回应,“我读过老师的《西方史学散论》,还有《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也是淑馨版)。”
……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顿时显得活跃起来。课后方知那位女生叫蔡佩珈。
铃声又响,下课了。后来,我又去了台湾的不少大学,听到了与这铃声相同或相异的曲子,都各有特色,与我们在学校听到的那千篇一律的铃声迥然不同。是的,怎么可以让玫瑰花与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显示同一种色泽呢?倘如是,世界岂不成了灰色一片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