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采桑子》名词。现代文学家林语堂在他的《人生盛宴》结尾时引用这首《采桑子》词,以歌颂一种被他称之为“秋的精神”。在语堂先生的笔下,春太柔嫩,夏太荣夸,而最爱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
不是吗?十月中旬的东吴,其“调子”,其“色彩”,还真暗合林氏的“秋的精神”。10月14日,由东吴大学主办的《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真是会逢其时,岂不妙哉。我被邀参加,两天会议,大会报告,分组讨论,我全程参加,顿时有一种跨界的快乐,结交了文学界的众多朋友。值得记上一笔的是,还有幸结识了“诺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马悦然先生。马先生名气大,但一点也没有架子,当他闻知我来自复旦时,他高兴地说:“我来过上海,到过贵校。”当我提出要与他合影以留纪念,他愉快地答应了。
与马悦然先生合影
这个会议最后还有一个节目,就是参观林语堂故居。夜幕已悄然而下,我乘坐外文学院院长林锦川教授的车前往,故居在阳明山脚下,林教授开车很快,一会儿就到了。
夜色浓了,故居隐没在夜色中。我们一行入内,即有“义工”(即志愿者)引导,一边向众人讲解。我很仔细地看了书房、卧室、客厅,对林语堂的生平有更多的了解:他与上海有缘,受教于黄浦江畔,大半生在国外度过,晚年就居留于此,长眠在阳明山脚下。展区四壁的书,中西文兼存,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他著述甚丰,并以英文写作而著称,在他的思想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以林语堂为个案看中西文化的“相融/相涵”,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