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谷城先生是“纵论古今,横说中外”的史学大家,也是我的老师。关于回忆周先生的文字,夥矣。我的这篇小文,琐忆几次与周先生零距离接触时的情景,作为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深切缅怀与思念。
我第一次见到周先生,是在1959年的秋天。那时,我刚跨进复旦大学的校门,是历史系一年级的新生。说实在的,那时的复旦远远没有现在那样名声显赫,但倘说起1925年创办的历史系,其综合实力却足可与当时的北大历史系媲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我系拥有一批像周先生那样,在国内位居一流的著名教授。历史系一年级学生有《世界古代史》基础课,周先生亲自为我们上这门课“前言”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只见先生西装革履,戴着金丝边眼镜,真是风度翩翩。先生操着浓重的湖南益阳口音,侃侃而谈。这对我们这些大多20多岁不到的小青年,尤其从祖国各地而来的同学们,似乎都有一种莫名的惊悚。尽管我们一时还不习惯先生的湖南口音,但他的宏论大体意思还是听得懂,且很明白的,先生说的是:世界是多元的整体,早在古代就表现出多元的特征;古代世界可以分为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中国和中美墨西哥六个独立的文化区域,它们各自有特点,自成系统,齐头并进……此番见解,与他在《世界通史》总论中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周先生对这门基础课和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台的李春元老师十分关注。记得有一次,李老师讲课至中途,周先生从教室侧门而入,依然是穿着西装,很潇洒的样子,一声不响地在课堂中“巡视”,还不时止步,翻看学生的课堂笔记,此时,那金丝边眼镜,一只镜架套在耳朵上,另一只在眼前晃动着,吓得初执教鞭的年轻教师,满脸绯红,言辞木讷。这样的课堂“巡视”,周先生还来过多次。当时,我是《世界古代史》这门课的“课代表”,于此印象尤深,虽则与周先生是零距离的接触,但却没有机会和他说过一句话。在那时我的眼里,周先生是一座山峰,高不可攀;也是一条大河,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