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佛教徒的言论是想了解他们如何面对西方学术和思想的挑战。是否中国的佛教徒有更强的中国中心主义观念?是否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世界宗教的问题?普遍主义是否曾在中国被广泛讨论?中国的启蒙是否是救亡的启蒙,不是对宗教世界的重新认识和祛魅?这些问题不可能在这里全部得到解答[82]。仅从这里重点讨论的材料即王恩洋的论说来看,其言说中甚少有世界的眼光,更多是谈论中国和西方的对立局面,这反映了很强的中西分化观念。在他的论说中,显然天下、华洋、中西的观念仍然是主导,而甚少从世界的视野去思考问题。这大概是因为在他的观念中中国自19世纪40年代被列强打开大门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均处于劣势。
当时面临国际上各种危机的中国,尚难让学者们平静下来思考更为广阔的世界性问题。中国虽然有去除儒家权威的运动,有非基督教运动,但都有非常强的救亡图存色彩,作为一个主权上仍然独立的大国,突显个体民族的色彩不如欧洲诸国那么强。近代一些中国学者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称呼上即可以反映他们的世界观。因为称之为欧战还是世界大战,以中国学者看重的名分而言,存在对整个战争格局的基本认识。如果称1914—1918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欧战,显示中国学者认为它和中国无关,是仅限于欧洲地区的大战。如果称之为世界大战,则反映了更为敏感的对这一战争所造成的世界影响,认为这是一场超越欧洲范围的世界大战。
佛教在近代中国社会如何被理解、制度上被大众至少是学者们接受,并未引起中国佛教学者的深刻反省和注意,并没有引起中国佛教学者对这样一种传统进行一种成功的现代转化。比如我们这里分析的主要对象近代佛教徒王恩洋,他对现代性冲击的反映,可以从其写作中看出来。其写作方式,非常明显地是一种充满强烈的意识形态式的对抗性、护教性、防卫性书写。这种书写传统从感情和方式也见于《弘明集》、《广弘明集》、《集古今佛道论衡》中佛教徒的护教作品,但其内容意境完全近代化了,涉及的主题均和近代哲学、宗教、科学所关心的主题有关。他肯定是反对胡适等人主张的以科学态度整理国故。他认为佛法不是佛学,不能以科学的方法整理。胡适说反对他的人在北京都是旧学者和古文家,而在南京都是留学生[83]。他所说的留学生当然主要指以主持《学衡》杂志的胡先骕、吴宓等人。但其实也包括与这些留学生们交往密切的王恩洋,吴宓日记中记载他在东南大学时期和欧阳竟无(1871—1943)与王恩洋也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