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关于“中国”在变迁中延续的独特性和整体性,以及成为历史书写对象的必要性,可参见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一书(中华书局2011年版)。亦可参见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7] 关于晚清中国的国家性质问题,学界的看法并不统一。一方面,西方国家要求中国履行一个现代国家的义务,当然中国同时也就被承认或被赋予了现代国家的主权等权利。实际上,在与西方近代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已逐渐发生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主权国家的演变,特别是清末新政阶段。如于逢春就认为,1820年《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及其所附《皇舆全图》的编绘,就标志着大清国“已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基本要素——领土、主权与国民(臣民)意识”,“已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疆域、边界与边境制度”,“对其疆域、边界已能有意识地自我认定、法理确定”,其疆域、边界“已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参见于逢春:《时空坐标、形成路径与奠定: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3—64页。此见值得今人思考。
[58] 如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就强调指出:“近代以前,‘中国’一词既不指民族,也不指领土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指皇帝在世界中心的位置。作为一个国家的正式指代,它在1912年首次以‘中华民国’这一词汇缩略而成,尽管民国时期它既指国家也指民族。然而即使在那时,这一用法也不普遍。”(费约翰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刘平校:《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4页原注释2。英文本见John Fitzgerald,Awakening China:Politics,Culture,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366.)果真如此吗?非也。海外汉学家的类似观点并不奇怪。在国内,此类看法也是随处可见,甚至研究有素如胡阿祥先生,有时也难免落入窠臼,见其早年论著《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不过,胡先生也并非全然没有见及于此,其书有关观点前后并不完全一致,如他有时强调“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中国’都只是地域的或文化的概念”(见此书第253页),有时则又指出,秦汉以后“作为政治概念使用的中国走向定型”,到明清时期的国际交往中,“政治的中国,无论是空间抑或时间,其指称都相当明确”(见此书第264、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