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差异,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个样子”的理由。教育孩子,你最好就针对他的“这个样子”。莫扎特5岁就能拉一手好提琴,7岁就会谱曲,那是莫扎特。李白,我们也知道他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但是他成为大诗人还是天分最重要。对一个孩子而言,简单的对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就耐心地和他说话,耐心地为他作分析,这样孩子既不会自卑,也可以减少很多对他人的妒忌和敌意。
为何父母常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究其实,并非为了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求,而是父母们的虚荣心在作祟。
父母们没有想到,一旦对比,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压,慢慢地,在否定自己中埋下怨恨的种子,这是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改革家斯宾塞在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及人在生活追求上普遍存在着虚荣心理,在孩子的心智教育上更是如此,“虚饰先于实用”,直接导致教育的缘木求鱼、舍本求末,人们只热衷于追求过多的刺激、称赞、荣誉和地位,却忽视了对知识价值的追求。他认为,这是因为社会需求总会压倒个人需求,从而不自觉地遮蔽了人的个性。与其一味地比较、攀比,不如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上切实地做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的培育工作。夸美纽斯觉得,唯有“恰当的教育”,才能将具有生物意义的人变成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独立的人,特别是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更容易使其本性发挥出应有的力量,但孩子若形成某些陋习,要改变是相当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