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念头,他们一旦对某件物品产生好奇,那么,这件物品就“杯具”了。
熊壮壮从小就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有些安全隐患,只要我还能保护,就由着他去折腾。七八个月的时候他就知道,只要把一张圆圆的光盘放进那个“方盒子”里,美妙的音乐就出来了。他无数次试图去亲手动动那个“方盒子”,但不是被抱走,就是被其他事吸引过去。1岁以后,他能自己走路了,家里的各个角落都逃不过他的“检阅”。有一天,他独自待在房间里静得出奇,半天没有动静。我有点儿惴惴不安地走进去——“破坏王”坐在地上,一张一张把光盘往“方盒子”里塞,塞不进去就使劲,要么乱按上面的“小豆豆”……我冲过去,发现根本开不了仓,只好生抠开,里面两张光盘叠放着!其实每张盘都经历了被摔、打、拍、磨、滚等种种“磨难”。我实在不忍心看下去,想直接教给他正确地播放程序,被他无情拒绝。最后,在把音响彻底整坏之前,他终于自己放出了音乐。
当熊壮壮又把目标瞄向客厅里的影碟机时,我发现,“破坏王”的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他摸索了一会儿,就找到了开仓的按键。两三天后,他能随心所欲地开仓、关仓,把光盘放进去、拿出来,并且继续未完成的实验,把两张,甚至三张盘尝试着同时放进去。影碟机的下场也可想而知了。
等到“破坏王”自认为弄明白了光盘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之后,他的“破坏”活动自动停止。孩子还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经过摸索他会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不需要“破坏”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来,为了配合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又买了可以播放磁带的新音响,熊壮壮看我操作了几遍就完全可以自己放磁带、放CD了,他在“实践”中领悟,观察也是一种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