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

第一重境界: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字体:16+-

早在几年前,我还没有生孩子,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很快,一位老同学看了文章后给我打电话,说:“你讲的道理都很好,我也有所感悟,但做起来可不容易。”我记得自己当时还振振有词地“教育”了他一通,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纸上谈兵。当我真正成为妈妈后才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是未必简单。

站着说怎么也比蹲下来轻松,尤其是我这等高龄妈妈,蹲一会儿就会腰酸腿疼的。往往是当我发现宝贝儿子熊壮壮对我的“高论”充耳不闻的时候,或者我对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答非所问的时候,才突然间想起来这条“定律”,立刻蹲下来,问题才能解决。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因为只有“蹲下来”,我才能更清楚地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他平视的状态下,我觉得更能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而且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但它却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态从心里放下来。这才是最难做到的。这一代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确实不一样了,他们好像天生就对尊重、平等有更强烈的要求。也许,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需求,只不过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环境下,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泯灭了。可是,如果现在还想用上一代对待我们的那一套来对待孩子,摆起大家长的架子,那么,亲子冲突势必难免。

其实“蹲下来”本身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的架子。我们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视孩子,在平视的状态下,我们也能体会到平等,语气可能就会缓和下来,心态也不再那么居高临下,与孩子的交流会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