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确定规范。
《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说得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什么叫人?人就是身上的兽性越来越少,文明性越来越多,适应社会的发展。比方说动物,它们不讲什么平等、怜悯,它们就是弱肉强食,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可以看到立规矩对习惯养成的作用。父母都特别希望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容易喜欢,在班里容易受欢迎?答案之一是有礼貌的孩子。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叫早儿,早儿就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上小学、上中学是人见人爱,到哪个地方都自然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女孩,善解人意,待人彬彬有礼。
早儿接电话,一拿起电话就说:“您好,请问您找谁?”如果她妈妈不在,她会说:“我妈妈现在不在,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转告她吗?需要让她给您回电话吗?”对方不挂电话,她肯定不会放下电话,都是先让客人挂电话之后,自己才放下电话。
有些孩子一接电话,开口就是:喂,找谁?不在!挂了。早儿为什么那么有礼貌呢?那就是习惯养成的结果。妈妈跟她说:“凡是给咱们家来电话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客人,对客人一定要热情,要抱着愉快的心情接电话。接电话先说‘您好,请问您找谁’,然后该谁接电话谁就接电话,该做什么记下来,而且要后挂电话。”
早儿当然也有忘记的时候,妈妈看见了,就提醒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提醒多次之后,过了21天,过了三个月,早儿就非常习惯了。这就是非常细致的礼仪习惯培养。
北京史家小学发动学生自定班规,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班规、家规、校规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明末清初有个学者叫朱柏庐,他著的《朱子家训》这样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给孩子确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