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情感、言语或思维、行为三大习惯系统的巨大发展,而人格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资产是那些适应环境的习惯,债务是人对环境适应欠缺或阻碍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的人格已经“资不抵债”时,再来培养习惯塑造人格或许为时已晚。
我一直呼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习惯养成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即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依据习惯与人格的这种密切关系,要以建构健康人格为目标选择重点培养哪些习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的建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习惯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当前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基本内容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我们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内容对应着12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指标(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