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谈是我国西汉时的一位著名史学家,在汉武帝统治前期,一直担任着太史令的职务。他是一位饱学之士,关心现实政治,对自己的史学事业十分忠诚,而且很重视对儿子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的教育。
司马迁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刻苦读书,“年十岁则诵古文”。为了让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史学事业,司马谈让司马迁向当时有名的学者孔安国、董仲舒等人学习古代历史文献。
但是当时还没发明印刷术和纸张,书籍本来就少,又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仅留下的一点断简残篇不但记载简略,而且不少事还互相矛盾、真假难辨。司马谈就鼓励年轻的司马迁亲自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各地的地理真貌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逸闻轶事。
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当时司马迁二十岁,按照儒家的教诲,“父母在,不远游”,到远方旅行属于“不孝”的行为。古代交通又很不便利,孤身外出,危险很多。
司马谈不但鼓励儿子远游,而且详细告诉他一路上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线索,怎样才能搜集到可靠的材料。
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到江陵,然后渡江南下,到汩罗江边,凭吊诗人屈原的葬身之处。然后他又来到九嶷山,瞻仰了舜的葬身之地,再到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遗迹。他到会稽,访禹穴,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到姑苏拜访伍子胥的神祠。他过长江,到江阴,收集韩信的故事。到曲阜,他了解到孔子的生平。他也看了刘邦的家乡沛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这一个大圈子他走了两三年,最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后来撰写《史记》搜集了丰富的资料。
公元前110年的某一天,司马迁从西南访学回到洛阳,见到了病危的父亲。司马谈拉着儿子的手说:“我们的祖先是周代的太史,你再做太史,就是继承祖先的事业了。我死后,你不要忘记我要写的史书啊!从孔子作《春秋》到现在四百多年了。诸侯争战,历史记载多被毁弃。汉朝以来,国家统一,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可是,我作为一个史官,却没能写成一部把这些事一一记载下来的史书。这是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接着,司马谈又对儿子谈了自己对“孝”的见解,说:“夫孝始于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自从孔子死后至今,诸侯兼并,史记断绝,我作为一个太史令,感到非常忧虑,希望你牢牢记住这件事。”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安慰父亲说:“儿子虽然缺乏才能,一定尽力完成父亲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