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任务的专业教育,其教学安排是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展开的;不同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各有特点,课程类型也多种多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着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国际商务惯例和市场运作机制及精通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目标,构建了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安排。大学一般按课程的目的和性质,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类。按照课程的学习性质,又可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一)课程类别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可分为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两类。
公共必修课是学校按相关规定统一设置的、所有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一些学校也将公共必修课称为公共课程。开设公共必修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具备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和计算机基本应用,增强社会文明意识,发展社会实践技能。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思想素质类课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类课程、人文和科学技术素质类课程、体育文化和健康技能类课程。大学的公共必修课课程一般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军事理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这些课程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
通识教育是指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通识教育而开设的跨学科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特点和研究方法,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文化素质类通识课和任意选修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