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字体:16+-

树立正确、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念,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人才培养观念即人们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的思想认识,涉及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观、教育质量观、人才评价观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方式和效果,因而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当前我国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确实存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还难以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为此,必须立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刻反思现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切实解决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问题。

一方面,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为了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当前,我国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变革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复杂局面和重要机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使得“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出来。如何立足时代发展确立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使人才培养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国家长远的发展战略?如何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上,培养一批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的杰出人才?如何培养适应变化环境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大胆进行实践探索,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全社会努力形成新的教育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