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尝试教育研究

“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字体:16+-

——以余光中《乡愁》教学为例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马伟平

我们的语文教学主张以“结构”为载体,优化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尝试”为主线,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知识内容形成的结构;另一类是方法程序方面的结构。成功的“尝试”教学则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尝试的形式多样,在先学后教的原则下,鼓励学生尝试听、说、读、写、演、练,并将个人自主尝试学习与小组合作尝试学习结合起来;二是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尝试,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先以某一个言语材料为范例,理清概念内涵,再寻找变式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进行辨识﹑体认,感悟概念的深刻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迁移运用到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去,也就是“找(概念或方法)—悟(概念或方法)—用(概念或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找—悟—用”这个过程可以操作为“查—读—品—悟”四个学习步骤,掌握这个方法结构将能帮助学生自主、高效地阅读绝大多数的文章。

“查”:阅读前,学生自主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做好进入文本的准备。“读”:阅读,让学生有宽松自由的阅读心理,尽情与文本亲密接触,丰富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为下一步“品”作铺垫。“品”:品味,在感知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前提下,发现文章在“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最显著的特色,同时“品”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悟”:指联系自我或现实,将学到的特色方法、体验到的情感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包括将来在写作课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