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是指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194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格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自己的学习在别人看来一无是处时,学生就不会有动机去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这些心理需要的满足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信任,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那么学生在这些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内驱力,驱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真地追求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运用正确的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学生认知的误区进行纠正,也能激发学生情感发展。所以这一理论对地理学习评价而言,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要积极创设相互尊重、互相关爱的课堂氛围,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成长感。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在体验成长感的同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
(一)激发——潜移默化,让学生懂得地理学习的真正意义
让学生懂得地理学习的真正意义,如同懂得生活的实际意义,不能靠教师机械式灌输,只能靠学生体会和内化。地理是生活的地理、动态的地理、美丽的地理,它能够借助身边的事物、风景等多种媒介来表达和体现,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认识生活、体会生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