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其设计、开发特别需要加强科研,并及时通过实验检验和完善,并不断提炼开发机制。概括而言:在科研中开发,在开发中实验,在实验中检验,在检验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笔者认为,电子教材在设计和开发时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一)准确把握电子教材的价值和功能定位
理想的电子教材不只是用于阅读的资料手册、活动手册,也不只是一个视听播放器。对学生而言,它是能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式学生、交互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促进深度学习、高效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工具;对教师而言,它努力把技术能够胜任(甚至完成得更好)的一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承担下来,帮教师减轻单调重复性任务的工作量,让教师发挥技术难以替代的更高层次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起点更高,效益更好。
(二)教育技术理论引领,形成开发合力
一些电子教材品质不高,根源在于教育被技术所引领,这与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初衷相违背。电子教材的开发需要教育技术专家、学科专家、教材专家、编程技术人员等多方通力合作。要让这个成员复杂的开发团队保持方向一致,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教育技术理论作引领。只有在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遵循教育规律,把技术融合到教育之中,才可能开发出真正切合教学需求的高质量电子教材。
(三)切合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电子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具有育人功能。因此在开发时要有明确、准确的目标意识,做到有的放矢。要避免漫无目的,或目标偏离。
考虑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适当微调,比如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