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套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不是课程标准进行了调整以及教材出现了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出版社对教材进行质量提升的改版意愿往往并不主动和强烈。从投入、收益和风险的角度去揣度,应该不难理解:每一页图文混排之后版面相对“固化”,教材改版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处修改可能导致后续许多页面需要调整,投入工作量很大,并耗费不菲的版面制作成本,而且还要承担可能由于审校不慎而产生新的疏漏甚至错误的风险。当前教材改版周期大多在十年左右,这种“不变、慢变”与快速变化的科学技术、现代文明的发展速度很不相称。知识的陈旧、老化、落伍、缺乏新鲜感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颇有微词,但作为教材选用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有力的话语权,对此只能无可奈何。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年明确地指出,学校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41]试想,教材始终落后于时代,何谈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