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期,受教育设施差、师资水平较低、学生人数多,中、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受“学科中心”“学问中心”思想的束缚,学科教学的重心放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应试能力,以满足升学进一步深造的目的上,培养目标相对单一,且采用“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材在知识内容上学术倾向严重,突出知识体系,在知识点上“挖”得很深,“拓”得也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承受沉重的学业压力,并逐渐在一次次以分数进行量化的测评中被分化,一旦处于落后位置就极可能面临淘汰而无法完成基础教育。
改革开放之前,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实践经验难以被引入,以至于“素质教育”一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得以传播和流行起来。这样的教学状况使得有些青少年丧失了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兴趣。这种局面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直至“**”结束,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调整,教材内容相应被不断压缩,但同时加入了突出政治性、为革命生产服务的内容,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之后,全社会特别重视文化和学历,然而优质教育资源极度缺乏,使得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导向之下,教育过分突出“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这虽然一定程度上对科学知识的传播起到了有益作用,但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视,教育显得功利和短视。
改革开放使国家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局面,经济不断提升,文化更加繁荣,科技快速腾飞。相形之下,传统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对照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在国力强盛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人们开始反思我国教育存在的诸多不足,认识到“知识本位”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出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80年代中后期对“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反思,终于促使我国翻开了素质教育的新篇章。